中红网-曹增平、蒋才姣:灌阳县红色资源保护、开发与利用的实践探索与创新路径——基于革命老区红色文化传承的调研报告

发布时间:63 阅读次数:63

  灌阳县地处湘桂走廊要冲,作为湘江战役的重要战场,承载着中国革命史上最惨烈、最悲壮的篇章。

  1931年至1934年间,红七军、红六军团及中央红军三次途经灌阳,特别是新圩阻击战作为湘江战役首战,以3900余红军将士阻击桂军13000余人的壮烈史诗,成为血战湘江的战略支点。此地留存红军指挥部旧址9处、战斗遗址43处、烈士殉难地17处,形成以一井(酒海井)一馆(新圩阻击战陈列馆)一园(红军纪念园)为核心的国家级研学基地红色地标群。

  1. 物质遗存体系化:灌阳现存革命文物200余件、标语遗迹59处,其中九如堂指挥部旧址的木构架防御工事、下立湾祠堂的野战手术台痕迹等,构成红军战术研究的活化石。

  2. 精神遗产具象化:通过《关于瑶苗民族工作的原则指示》等文献,展现早期民族政策实践;酒海井百名红军集体殉难事件,成为绝对忠诚精神的永恒丰碑。

  3. 文化融合独特性:将桂剧艺术与红色叙事结合,创作《血战新圩》等剧目,形成桂韵红魂的文化符号。

  2023年数据显示,灌阳红色旅游接待量突破80万人次,较2016年增长百分之63,印证习总书记红色基因代际传承论断的科学性。红色资源正从历史记忆转化为党性教育载体、乡村振兴引擎和区域协同纽带。

  1. 科技赋能文物保护:运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对枫树脚战壕进行数字化建模,建立广西首个红军标语数据库,实现云上长征路虚拟复原。

  2. 制度创新驱动:出台《灌阳县红色遗址保护条例》,设立红保基金,创新文物认养机制,吸引社会资本超3000万元。

  3. 活态传承探索:可在杨柳井屯推行原住民参与式保护,将指挥部旧址改造为沉浸式体验馆,争取获评全国红色旅游创新发展典型案例。

  1. 空间叙事重构:打造三线一环红色廊道(新圩阻击战纪念线、红军长征足迹线、地下武装斗争线、湘江战役文化环),串联87处节点,形成步步见史的叙事网络。

  2. 产品体系创新:开发五个一体验产品:穿一次红军装、走一段长征路、吃一顿红军餐、听一堂党史课、植一棵初心树,复购率达百分之68。

  3. 产业融合突破:建设红色+生态综合体,如酒海井纪念园配套千亩杜鹃花海,实现红色研学与生态旅游的双链互动。

  1. 跨域协同机制:与兴安、全州共建湘江战役保护联盟,联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录。

  2. 市场化运营探索:成立红色文旅集团,推行政府主导+专业运营+村民入股模式,2026年相关产业将增收1.2亿元。

  3. 数字治理应用:开发红灌阳智慧平台,实现预约导览、文物溯源、舆情监测等功能一体化。

  建成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个、自治区级党性教育点5个,承接中央党校等机构培训班年均200余期。

  重走长征路党建活动参与人次年均增长百分之40,党员干部满意度达百分之96.7。

  1. 产业链延伸:培育红军茶初心米等地理标志产品,2026年相关农产品销售额突破8000万元。

  2. 就业带动效应:发展红色民宿127家、研学基地9个,直接就业人数达3600人,占全县旅游从业者的百分之62。

  出版《灌阳红色记忆》丛书,拍摄纪录片《酒海井的呼唤》,网络点击量超5000万次。拍摄《祖孙三代护红军旗》电影,拓展红色微电影故事研学课堂等。

  1. 数字红旅工程:建设元宇宙红色纪念馆,开发AR实景剧本杀《血战新圩》。

  3. 业态融合工程:打造红色影视基地,引入5G+VR飞行影院等科技体验项目。

  4. 人才培育工程:与桂林旅游学院共建红色文旅学院,实施百名红导培养计划。

  5. 品牌塑造工程:创办湘江战役国际论坛,申报中国红色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区。

  4. 国际协同:依托中国-东盟博览会平台,打造面向东南亚的红色研学品牌。

  灌阳的实践证明,红色资源的保护开发需要实现三个转变:从静态保护转向活态传承,从单一展示转向多维叙事,从区域资源转向国家记忆。在新时代背景下,灌阳正探索着革命老区振兴的红色路径,其经验对全国同类地区具有重要借鉴意义。随着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深入推进,灌阳有望成为展示中国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窗口,谱写红色基因代际传承的时代新篇。

  ·红色足迹映初心,劳动精神传华夏——“五一行”赤委网李全录随丁振华走进

  ·红色头条-李琳琳:在马言马 在马信马——常州大学举办“马克思日”特色活动(组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红网”或“特稿”或带有中红网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红网所有,允许他人转载。但转载单位或个人应当在正确范围内使用,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红网”和作者,否则,中红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3、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